相聚第七年:2017協和-霍普金斯老年醫學論壇在京舉行
發布日期:2017年08月28日
8月19日上午,一年一度的協和-霍普金斯老年醫學論壇于北京協和醫院學術會堂隆重開幕。該論壇此前已經舉辦了六屆,本屆論壇延續了內容豐富、實用性強的特點,為全國各地老年醫學工作者提供了切磋交流的平臺。國家衛計委家庭司王海東司長、北京市民政局李紅兵副局長、北京市衛計委老年與婦幼健康服務處郗淑艷處長、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王林副主任委員、衛計委人才交流中心國際合作處原慧玲女士、北京醫師協會老年醫學專科醫師分會郭積勇會長、美國約翰.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老年醫學科冷曉教授、Danelle Cayea教授、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李冬晶教授、北京協和醫院原黨委書記魯重美教授、大內科原主任沈悌教授,北京協和醫院老年科主任劉曉紅,泰康之家醫療發展事業部老年醫學及急救醫學首席專家、 北京泰康燕園康復醫院付研院長,以及來自全國各級醫院老年科、其他專科、養老機構、居家護理機構的醫務工作者和老年醫學科人員等嘉賓參加。
論壇現場
冷曉教授介紹了2017年美國老年醫學會年會新進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:今年是美國老年醫學會成立的第75年,故而 2017 AGS年會就此專門做了追溯介紹:1942年AGS成立時,二戰尚未結束,是年全美會員近僅30人。1953年,第一期美國老年醫學會雜志(JAGS,Journal of American Geriatric Society)出版。發展至1990年代,諸如Geriatrics-For-Specialistis Initiative等項目的開展,專科醫師開始接觸到老年醫學的知識技能。而諸多醫養結合的項目,如PACE(program of All-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),HELP(Hospital Elder Life Program),Transitional Care Model,將照護老年患者的范圍延伸至了醫院外。2009年開始的“retooling for an aging America“,則旨在培養與老齡化社會相適應的醫生及醫療隊伍。
Danelle Cayea教授介紹了美國面向醫學院學生的老年醫學教育,并推薦可免費獲取老年醫學教育的資源網站。
付研院長介紹了北京泰康燕園康復醫院經營理念,并分享多年重癥搶救經驗,著重強調了北京泰康燕園康復醫院的“全人理念”及“多學科協作診療”等特色服務。
劉曉紅主任(左)與付研院長(右)合影
本屆老年醫學論壇已將視野延伸到醫院之外,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參會,折射出象牙塔中的老年醫學與各類機構間的交叉、銜接,密切溝通合作將是趨勢。老年醫學不是一種閉門造車、形而上的醫學,而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科。為老年人提供優質醫療照護,也不是綜合醫院的一己之力便能完成。一個包含社區/居家醫療、住院醫療、養老機構內療護、轉診醫療等的綜合體系,才能解決當前老年人群醫療碎片化問題。論壇是一個整合的平臺,參會者已不單純通過聽課內容各取所需,而是通過經驗、理念及各自領域的溝通、協作、共享,將醫療政策、實踐模式、基礎領域研究進展這些看似獨立的元素整合起來。連續7年的老年醫學論壇,把當代老年醫學的理念傳遞給了業界人士,使得更多人在知與行的層面逐漸走出傳統的模式。從以“疾病”為中心、專科細分、碎片化的醫療模式,轉變為以人為中心,基于老人自主意愿、預期生存、功能狀態及生活品質為導向的全人醫療模式。